欢迎您来到 数字平台。 您尚未登录。[登录] [注册新用户]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栏目 产品与服务 / 文章 823

点击:4637[回复顶层] [树状] [简明]


文章数: 301
积分: 3010
注册时间: 2005/9/5
[回复留言] [回复(需要先登录)] [引用(需要先登录)]普通文章第 1 楼
文章id: 823
关于期刊催询功能的介绍与分析



在期刊管理中,“催缺”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需求。通过催缺,图书馆可以清楚知道已订购的期刊,哪个渠道、哪年哪期该到但未到或复本未到全。
dp2系统,提供相应的“催缺”功能,可以对指定期刊数据库进行催缺。当然,还支持通过书目记录路径文件、订购记录路径文件、指定订购时间范围或(和)出版时间范围(期刊每期都会有其相应的出版时间)等进行催缺结果过滤。

最新版本的dp2Circulation(dp2内务)前端打印催询单窗中,通过“猜测未到期”的选择框,提供“不猜测”和“猜测”未到期的两种催缺效果。

所谓“不猜测”未到期催缺,就是严格按照客户创建的期信息(期窗中的期格子)进行判断,如果没有创建期格子,系统视为客户很清楚意识到此期不存在(比如杂志社因春节放假,原计划2月份的期刊停刊不出),所以不会在催缺结果中,告诉客户,“2月这期还没到”。
如果客户认为2期应该是预计应该到的期,但一直没有收到,那么即使后续的3期等已记到,也要创建出一个2期的期信息,则在催缺结果中,系统会告诉客户,“2月这期还没到”。
这种“不猜测”的催缺方式的好处在于,它严格按客户创建的期信息进行判断,那么,对于非常见的那种纯数字型期号,如有些半月刊的期号是在当月数字后跟“上、下”等区分,如“1上”表示1月上半月期、“1下”表示1月下半月期。甚至还有“增刊”、“甲期”、“乙期”、“春季期”这类的,就可以清楚判断其是否到馆了。
它的不足在于:如果因客户工作疏忽,忘了为未到期创建对应的期信息,系统就会不作判断,催缺结果中就不会有此期未到的信息——由于从效率角度考虑,“催缺”功能仅列出未到的期(册)信息,而不列出已到期的信息,所以容易让客户误判。

所谓“猜测”未到期催缺,就是根据客户的订购记录中的出版频率,按定期出版物的出版时间规律来自动分析这个订购项“应该”有多少期,再判断这些期是否已记到。那么,假如客户没有为未到的期也创建期信息的话,催缺结果也不会遗漏。
这种催缺方式的不足在于:对于“1上”、“1下”、“增刊”、“甲期”、“乙期”、“春季期”这类非数字型期号,由于系统智能猜测无法做到判断它们序列,只能按数字序列来猜测,显然,“猜”出有“1,2,3,4……”等期,且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着这种数字期,也就不存在着有记到的情况,所以催缺结果会提示“1,2,3,4……”等期都没有到,也会让客户感到困惑(对系统来说,到了的是“1上”、“1下”这类特殊期号,也因其到馆,所以不会体现在催缺结果中)。

从逻辑与结果来看,“不猜测”和“猜测”未到期的两种催缺结果都是正确的,经得起推敲的。如果客户遵循“为应该到的期都创建出期信息”的习惯,那么,在这些期所对应的记到册格子中记到或不记到,采用“不猜测”催缺的效果最佳、最不易让客户误会,所以这是推荐方式。而假如客户因公司培训时没有讲解清楚,或自己习惯仅为已到期建期信息并记到的话,建议采用“猜测”未到期的催缺方式。虽然可以因无法判断特殊期号等同于数字期号而得出相关数字期号未到的结果,它也无害——本来催缺就是统计汇总一个结果让客户判断,所以客户看到这种“未到”的信息后进系统查询,看着实际数据,一定会得出原来这是特殊期号,且是否到馆的结论。

也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的客户对催缺结果产生了困惑与不解,所以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顺应当前情况,作些完善与补救措施:
1、加强培训,提醒客户对未到期也不要忽略,仍产生一个未到期信息,可谓“记缺”操作。“有对应的期(册)而未记到”跟“无对应期(册)”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可以表示“系统知道期与册存在,只不过它们还未到馆,还未被标记为已到”;后者可以表示“系统知道不存在这个期与册,所以无所谓记不记到的问题”。
2、如果客户实际情况中,有可能漏了“记缺”,即没有专门为未到的期也创建出相应的期信息(对应的册未到)。现有条件下,建议采用“猜测未到期”的催缺方式,并让客户根据催缺结果核对一下数据(特别是那种说全年期都未到的情况,多是因特殊期号造成的)。
客户可能会问公司是否可以考虑开发一个检查程序,遍历一下所有的期信息,去判断纯数字期号范围中是否有缺期,纯数字很容易判断有无缺号;对于特殊期号,也可以列出其所缺的全部“数字期号”(即使事实上它们并不真实存在),有了这个程序的结果提示,就可以让客户逐条补全相关缺期或知晓某种期刊期号是特殊的而不用诧异——事实上,“猜测未到期”的这个催缺方式,就具有这种检查程序的效果:运行一次这种催缺方式后,就可以清楚知道哪些未到的期是真实存在的,哪些不是真实存在的。为真实存在的期补上期信息(如果以前漏做了的话),以后,再仔细按照“不猜测”未到期催缺方式要求的“为应该到的期都创建出期信息”的推荐方式,就再不会引起困惑了。
3、有的客户问了:靠工作人员人品与态度,也不是个办法。是否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或功能,限制或警告工作人员录入不连续的期号(即跳号)呢?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何判断特殊期号的连续性是个问题。或许我们可录入期信息时,如果期号不是纯数字形式时(如果是纯数字形式,则天然就存在着判断性),程序提示工作人员这类期号不利于判断连续性,请工作人员分配一个对应于此期的数字序号?如果这样做了,程序还真可以在创建期信息时,判断新增的期与前一期间是否缺期而作相应的警示与提醒(结合订购年份及出版频率,还可以针对期号首尾进行判断)。显然,对于不连续的期号作警示而不是不允许录入即可,因为实际情况中,确实有某期不存在的可能,如果因为系统判断缺了期就一定要补上该期信息才能继续,就不好继续了。
4、当然,是否还有这样的可能,专门编写一个“统计期刊已到与未到信息”的统计方案,把期刊已到的和未到的明细都列出来,那么,也不会产生困惑了——缺点就是这些明细内容太多,如果打印出来会浪费纸张。

以上内容,是对催缺功能的作的简单介绍和分析,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客户积极建议并提宝贵意见。

特别声明:期刊催缺功能,是建立在采用dp2系统完整的期刊订购、记到流程基础上。那种不做期刊的订购与记到,直接在册窗中登记期刊册信息的简单做法,是无法获得催缺功能支持的。



发表时间: 2013-06-19 14:17:20
页 1 / 1
 

在线用户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我自己)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访客访客
当前栏目在线用户数 99, 总在线用户数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