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 yctsg 于 2008-12-30 9:27:41 发表的文字:
图书总量统计只能统计一个批次号。能否改进一下:
1。能否统计多个批次号?如:20081201,20081203
2、能否统计连续的批次号?如:20081201-20081203(这个很重要)
3、在统计结果中要显示批次号,尤其是打印时。(否则就看不清是什么时候的)
“图书总量统计”这个统计方案是很久前应一个用户的要求编写的,不过至今我不太明白在什么场合下需要使用这个统计方案。
dp2图书馆集成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凡是图书馆正规流程所需要的功能,都尽量通过专门的窗口加以实现。
而类似“书目统计窗”这样的利用二次开发脚本程序,也就是统计方案来进行统计的手段,仅仅是一种补充。补充可以理解为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无关紧要的功能、使用频率很少的功能,另外一种是由于系统来不及开发正规的功能而先用脚本实现的临时功能。后者会随着产品的完善而逐渐被正规功能所替代。
我在这里猜想,是不是在图书采购和验收的某个环节,需要对一批图书进行种册的统计?如果是这样,软件中有正规的功能可用,是不必使用这个“图书总量统计”的统计方案的。
请告诉我贵馆的做法,以便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
另外再说说批次号。
批次号是一批的代表,例如订购图书,需要一个周期的周密策划,才能给书商提供准确的订单。也就是说,不是每天都在给书商发出订单,每年发出300张订单。我不太相信图书馆有这么大的胃口。
批次号的价值在于它是跨越好多天的,和日期无关。如果每天的工作都取一个用当天日期命名的批次号,这不符合我们设计系统的原意。如果那样,直接用操作时间就可以了,何必用批次号。
统计结果中确有多批次一起统计的情况,但是出现的机会不多。批次号的价值就在于,它准确定位了正在处理的一批数据。如果经常都需要进行多批统计,这是一个警讯,说明关于批的划分范围偏小了,应当把这好几批归做一批才是。